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苏埠镇中心学校欢迎您的访问!
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
试题组卷
电子期刊
仿真实验
新网站正式投入使用,您对新网站的看法,请在下方选择:
栏目设置更加合理
信息内容更加丰富
页面布局更加美观
网站服务功能增强
首 页 > 教学科研 > 精选论文


朗读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

【字体: 】【2012-11-28】 【作者/来源 苏埠镇第一小学 魏仲新】 【阅读: 次】 【关 闭

最近听了几节语文课,总的感觉是课堂上教师重视对文本的分析理解,忽视了朗读感悟。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有助于理解,理解更能够提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为朗读蕴情,朗读是理解的再现和真情的表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通过读的感知、感悟,融情于字里行间,把课文读出情趣、情味来,这是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和共鸣,是每个读者对文本的二度创作。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很明确地把朗读放在了重要地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每一篇课文的第一个学习目标,尽管各年龄段地朗读要求不同。那么我们就应该明确并重视这第一教学目标。我们不妨研究一下这一第一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认为,这一目标有四读,即:读通、读顺、读懂、读味。读通就是读正确,他要求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初步了解词句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顺就是读顺畅流利,它要求会断句,不停顿、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等。读懂是对文字语言的感悟和理解,是读者与作者的情感融通,是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表手法的整体把握。读味是在理解地基础上读出情味,是实现有感情地朗读的具体体现,是读者与作者情感的融和与升华,是对文字语言把玩后的创造性发挥。可见,只有这样有感情的朗读,这样心领神会的二度创作,才会产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林妹妹的朗读效果。那么,语文课堂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呢?我们就应该从掌握阅读方法入手,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层层深入地读懂课文,了解文字背后的东西。只有这样入情入意,方能有情有义地读出字里行间的感情。为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让学生明确读的目的,知道怎么读,为什么读。这就要从四问着手教会学生阅读。一问这篇课文写什么——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话慨括课文内容,培训概括能力。二问课文写这些有什么用——明白文章的主旨,语文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是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所获,是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三问这篇文章对我有什么用——学生各自的感悟和收获,感悟不同,见解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语文课的多元性、人文性的体现。四问课文是怎么表现这些内容的——作者的表现手法,了解写法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掌握写作知识,养成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这四个问题既是阅读理解的过程更是阅读理解的方法,课堂上反复练习,阅读时时常践行,我们的阅读水平和语文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要解决每篇课文的四问,就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情境、意味和感情来。

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课本所选取的课文都是教育专家精心挑选的典范美文,具有知识性、思想性、人文性、示范性、可读性。只要我们教学时抓住培养学生的有感情朗读这一目标,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有声有色,生动有味,清新愉悦。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境界、情感态度和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彰显。

版权所有:苏埠镇中心学校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 安徽龙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