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9日至20日,在苏埠镇中心学校领导和苏南初中校领导的支持与关照下,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在合肥安医大举行的为期两天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学语文精品课堂展示研讨会。本次会议主要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教育专家的学术报告,另一部分是专家们给我们上的语文展示课。虽只有短短两天时间,但“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让我在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方面收获了许多有益的知识,领悟了很多有助于教学的方法和技能,真的是有颇多感慨在心头。
一、学习气氛浓
这次研讨会的学员来自安徽省各个县市区,一大早,学员们就来到学习的地点,耐心地等待着专家们的到来,可谓座无虚席。专家讲课时,学员态度端正,鸦雀无声,专注听讲,你可以听到笔尖在纸上发出的沙沙声,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知识点。大家都如饥似渴,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很少有迟到早退现象,学习气氛十分浓厚。
二、精彩纷呈的讲座报告
著名教育专家们的讲座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彩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们推心置腹,侃侃而谈,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不断博得阵阵掌声。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例如:程红兵教授在作《教师教学执行力》报告中,他潇洒自如的举止和儒雅的谈吐深深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程教授的报告中最主要的是引导教师如何将语文课上的有水平、有质量、有价值,在指导老师如何备课这一环节时,我深受启发。老师备课首先就应做到脑中有纲,即熟知新课程标准,按纲教学,其次就是胸中有本,这一环节对于老师而言至关重要,老师要对教材烂熟于心,当时程教授举了于漪老师的例子很让我折服,于漪老师上课第一件事就是把课文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背诵掉。想想我自己如何教学很是惭愧,因此我今后需要努力做到这一点。再有,要做到目中有人,即有学生,老师和学生应有眼神的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与学生眼神的交流其实你也就是在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最后是手中有法,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原来平时的我们备课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这些宝贵的环节,对课堂内容的深度、广度、长度都没有精心安排过,实感惭愧。
在谈到学生评价课堂时,他讲到了学生希望课堂上要有“三声”,即掌声——希望老师能讲出深刻与精辟的见解,从而有所感悟;笑声——老师上的精彩,从而有兴趣;辩论声——启发与探究,从而有参与,听过之后,我认识到自己今后在教学中要努力去实现这“三声”。
三、生动有序的课堂展示
这次培训,我有幸听了三位老师的精品课展示,北京特级教师韩军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背影》一文,他教学方法独特,亲和力极强,整堂课,他都是在引导学生去思考回答,层层剥笋,步步引导,把《背影》一文中父性美解读得淋漓尽致,深深地烙进了学生们的心里。郑桂华教授的展示课《散步》更是令人回味,她声音柔和,语调清晰,将人世间的亲情诠释地感人至深,让我们再次受到灵魂的洗礼,感受到亲情的博大。
四、学习永无止境
听教育专家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解,心中十分叹服,叹服他们的口才,叹服他们的自信,叹服他们的渊博,如此才气从何而来?那就是不断地读书学习,实践总结,朝朝如此,暮暮如此,永无止境。程红兵教授在讲述自己做高中老师时,从高一到高三最后一节复习课,他都会不间断地做两件事:一是让学生每天轮流推荐一首好诗,每日推荐一部好书,全班同学集体学习、背读,三年下来,学生们积累了无数的优秀诗歌和文学作品,他的每一届学生语文成绩总是第一名,现如今他们毕业了工作了,仍会打电话要程老师推荐好书,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因此,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认识到自己的才疏学浅,我鼓励自己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投入到读书学习中,让读书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不仅如此,我还要鼓励我的学生多读书,让他们畅游在文学的海洋中,领略文学的魅力!我更要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努力打造出香班级、书香校园。脚踏灾地走下去,走出一片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