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祖亨:《情景教学》
提到“情景”,我们容易想到经常在数学教学设计中提到的“创设情景”(有时也说“情境”,事实上“情景”不同于“情境”),我们为学生创设的是什么样的“情景”?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不同地区、地域,象城市与乡村学校等,情景导入的是否恰切,也都会影响到一节课的效果。所以应多研究学生,一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凡是缺乏真实性的情景导入,都属于“伪情景”,真实性也是情景教学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目前情景创设中存在的误区,汪祖亨教授认为有以下几点:①只关注趣味,少了目标;②虚构的美丽,欺骗学生;③脱离生活圈,生搬硬套;④多了生活味,少了科学性;⑤每一节课都要有情景。
情景的创设应该要顾及到是否联系学生实际,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能贴近教学内容,是否能引发探究且能反映知识本质。我们的情景导入正是要有利于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拓展,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克服诸如胆怯等的心理障碍,无论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给他们提供了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发表自已看法的机会。
当前,学校的课程发生变化,而高考、中考等应试之风,又导致了有些学校在教学时的低效甚至无效。这与中央的要求“教育优先,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已渐行渐远,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乃是当前深化课改的根本要求,只有有效性的教学才能将素质教育向更高的水平推进。祁建新教授所作的《有效教学的哲学思考》中指出,有效教学应该在实践层面加强思考:
(1)有效教学首先是教师教育哲学的问题。教师应注重自身的理论研究,不能老是为了教而教,有效教学的基础是对学生充满爱;
(2)强化四个研究:科学把握教材、科学把握教法(研究教法,形成个人特色)、研究学生(研究我的学生)、引领课堂;
(3)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体现教师的创造性;
(4)倡导新型的教研文化。①深刻:看懂、看穿、看透教材,挖掘教材的精髓内涵,由浅入深,深入浅出,一语道破;②独特:教师要有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要有真知酌见,在平凡中见新奇;③启发:教师富有才气、灵气;④机智:富有教育智慧,对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⑤绝招:学有专长,教有特色。教师的绝招是教师教学特长中的特长,是对某种教学技艺的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以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也经常研究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因为近年的中考题中,有许多都是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经过适当的改编而成的,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因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变题,引导学生总结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已成为数学课堂的较高追求。听了首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张文娣的《习题变式的途径和方法》后,获益颇丰。张老师通过大量的课本例图,对学生较难掌握的几何题,利用一题多解变式、一题多变变式、多题一解变式、一题多用变式、综合变式等,以基本图形为“生长点”,运用类比、联想等发散思维,对某题进行条件、结论逆向变换,从而提炼方法,掌握一类问题的题型结构。张老师特别重视自己亲自做题,尽管已教了多年,题目一看甚至都能说出答案,但仍坚持演算过程,并用自己做出一道题的时间乘以2或3让学生做,这样,教师就不会盲目地批评学生为什么做得那么慢了。说的真好,值得大家学习啊。
于会祥,北京市著名的育英学校校长。他在讲座中,要我们大家“做一个有思想的数学老师”,着重从教学设计和教学特色两方面加以体现。
关于教学设计,我们往往将知识作为主体,作为明线。于校长指出,既要将知识作明线,更要把方法设计为明线,应站在思想方法的角度设计教学,站在知识系统、方法系统的角度设计教学,站在衔接的角度设计教学。新知识一定蕴含在旧知识之中,新旧知识要做好衔接,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更应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知识衔接,像初中课本中的“等式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等知识点,学生在小学已然学过,若没有处理好衔接,还浓墨重彩地设计教学,岂不事倍功半。
于校长建议老师们回到教学的原点思考问题,反对“先学后教”的提法。“先学后教”涉及“学案”问题,对“学案”的认识有两个误区:其一,学案是老师编的,学生学习学案的过程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只是老师从有声的教变成了无声的教,仍然是老师的教在前,要重视老师对“导”的认识;其二,学案编写本身也有问题。学案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拐杖、工具,很多学校学案的编写体例一成不变,三年模式都一样,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初一可以,初二后有些课就不需学案了,对任何事情,不能也不要跟风,尤其是教学,要让你的特色在你的课堂常规中体现。
……
在与教育大师们近距离的对话中,在聆听专家们的理论经验时,在学习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后,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他们多年来一直潜心教育,而又不离开课堂教学改革的亲身实践,那份对于教育的热情和责任才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的真正理由。
我想,我们要学的不是别的,更多的应该是他们的那种精神和追求。
201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