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苏埠镇中心学校欢迎您的访问!
校长信箱
留言反馈
家长留言
联系我们
新网站正式投入使用,您对新网站的看法,请在下方选择:
栏目设置更加合理
信息内容更加丰富
页面布局更加美观
网站服务功能增强
首 页 > 校园快讯 > 综合新闻


感念过往展望未来--代课教师将如何从讲台离去

【字体: 】【2010-2-1】 【作者/来源 新华网】 【阅读: 次】 【关 闭

近日来,随着一些地方清退代课教师最后时限的临近,代课教师问题日益成为舆论焦点。教育部本月21日明确,不规定代课教师清退时限,并强调对代课教师问题要“有情操作”。

  城市化在推进,农村生源在减少,大学毕业生在增加,教育水平要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让代课教师离开讲台是大势所趋。那么,如何在顺应发展潮流的同时,让这个从业群体的离开更加合情合理?

曾经的贡献

  1990年,国家财政安排教育支出352亿元,占当年GDP的2%。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大量师范毕业生为了不当“穷教师”而各显神通,代课较师以低工资的“绝对优势”,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中流砥柱。据统计,当时农村有代课教师300多万名,占全国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的1/3。

  在秦岭深处一个叫柿园子村的教学点,代课教师李小锋在1992年高中毕业之际,村小学唯一的公办老师离开,村干部请他去应急,结果本村孩子没失学,他的高考却一年年延宕下来。17年来,他拿着每月113.5元的工资,教出了一百多名学生,其中10人考上了大学。

  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财政体制,乡镇财政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的重任,一些地区出现了教育“欠债”现象。在陕西省中部一所乡镇初中,常常可以看到几位交不起一学期二三十元补课费的学生,掉着眼泪站在教室窗外听课。他们的老师常常数月拿不到工资,收上来的几百元补课费就是全家半年的生活费。那几年,不少正式教师另谋出路,一批新的代课教师踏入校园。

  进入本世纪,我国教育投入快速增加。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约25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87%;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1045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增加到3.48%。

  随着财政投入的增加,教师工资有了保障,再加上大学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村中小学就业。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严格教师资格条件,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逐步清退代课人员”。2006年3月,教育部表示“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把余下的44.8万名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

  对于国家清退代课教师的政策,李小锋说:“国家的思路是对的,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但希望国家不要‘一刀切’。如果有可能,我真想在讲台上待一辈子!”

版权所有:苏埠镇中心学校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 安徽龙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