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苏埠镇中心学校欢迎您的访问!
校长信箱
留言反馈
家长留言
联系我们
新网站正式投入使用,您对新网站的看法,请在下方选择:
栏目设置更加合理
信息内容更加丰富
页面布局更加美观
网站服务功能增强
首 页 > 教学科研 > 精选论文


欣赏 感悟 审美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字体: 】【2010-10-8】 【作者/来源 苏埠镇第一小学 魏仲新】 【阅读: 次】 【关 闭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二十五年了,实践新课标和新教材也有近十年了。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注重语文能力的培训,缺失了语文的审美教育,殊不知我们的语文能力中体现着诸多的审美情趣,只不过我们在教学中给忽略了。因而有必要强调并且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在培训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刚懂事的小孩子也能分辨好看不好看,漂亮不漂亮,喜欢不喜欢……这些朴素的审美意识如果加以引导和培养,将会产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提高人们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当然一个人的审美能力的获取是多方面的,但是语文学习的审美培训是不能或缺的。正如茹贝尔所说:审美观是人的文学悟性。《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明确了我们要培训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些语文能力无不蕴含着文学的审美情趣。

    一,识字、写字中的审美。

    大家都知道汉字是最富有艺术性的方块字,且不说汉字的书法艺术,单就汉字的音、形、义就让人赏心悦目。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观其形能读其音知其义。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在引领学生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的同时,让学生自我地去欣赏汉字的形体美,结构美和意境美。如认识汉字休、”“等,读音观形,依形会意。上下结构,上紧下松,字变化是让树高大舒展,结构美观,而意境更令人赏心;用手在树上摘抓东西(本为果树上摘果子)即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大小匀称,让人一看就明白其意。独体指示字,插在下面的土中,使直立、旺盛,其意是深之意。形声字,上面取其声,下面取其义,字形上把下面的变成四点,结构合理,自然托起,犹如熊熊大火照亮一切,似白昼一般。这样在赏析汉字的过程中去识字、写字,学生更易掌握,学起来也不会枯燥无味,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开动脑筋,启迪智慧。写字更是一种美的展示,把字写得漂亮是每个人所渴求的,只要我们指导有方,学生不仅能够写好字,还能够写美字,更能欣赏各自的作业书写,自然会提高自己对书法的审美情趣。

    二,阅读能力中的审美。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体现,也是对识字教学的巩固和加深。新课标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必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随着识字量和阅读量的增多,不少学生都能够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或默读,难以做到的是有感情地朗读,这就要我们语文老师去引导、示范和指导,让学生赏析文字语言所表露出的,掌握披文入情的方法,培养各自从阅读中感悟出作者的情的能力,并且进行二度创作,读出自己的味,我想这就是阅读的审美训练。如我在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我阅读,从阅读中去找出文中语言文字所披露的情。学生读后很快就读出了文中师父对阿炳的情,阿炳对师父、对家乡、对生活、对二泉和月光的,以及作者对阿炳,对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深情。从这些情中学生才能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这时我让同学们说说自己读文后的感受,同学们各抒己见。有赞叹阿炳的伟大,有感慨阿炳命运的坎坷,人生的苦难,有佩服阿炳顽强和善良……赏析了文字中的情再加上自己的感悟出的,这时候学生阅读课文就不再是读书,而是有感情地朗读了,当教师的只要稍作点拨,学生们会再度创作出一篇富有情味的文字语言来。《孙中山破陋习》可以这样审美,《秦兵马俑》也可以这样审美,富有诗情画意的诗词更有赏不尽的美。苏教版的选文都可以这样让学生去披文入情。学生学会了赏析,懂得了感悟,阅读时自然会读出一千个林妹妹,一万个哈姆雷特。阅读文字有太多的审美,我这个小学教师是难以罗列概全的,如词句的优美,修辞的精妙,语法的周密,结构的严谨,就是一个标点符号也会让人美不胜收,在这里我只是抛砖引玉,从阅读的表象上浅略地谈谈阅读对审美情趣的培养与提高有多么的重要。

    三,写作能力中的审美。

    语文教师都知道语文学习的归结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是语文各种能力的综合实践和展示。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作文,我们的语文教师各有各的高招妙法,我不再赘述,我只想从习作中的审美谈谈自己的看法。

    目前,我们的语文学习主要依据文本来学习,从读文中去积累词汇,学习写法,感悟情感,然后再让学生把从文本中学来的东西运用到习作、写作中去,这就要我们的学生不仅会披文入情,还要能够入情于文。虽然只是强调我用我笔写我心,但文句必定是心情的表露和直白,更不乏有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又怎能不字字句句都入情呢?有了情感投入,文句自然就美,能把文句写美的学生当然会审美,它会自主的去观察美、发现美、感悟美、审视美,写出美的文句就是创造美。反过来再去欣赏自己的习作、作文,让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如此美丽的事,为何不帮助学生去审美呢?我们在习作指导时只要略加启示引导,就能让学生把美的情感写入各自的习作中。写人记事,议论说明,都可以对事物的美加以赏析和描述,再写进自己的感悟和认识,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进作文的词句中,用审美去创造美。如我在指导学生练习《三味书屋》一文后的小练笔时,让学生明白作者在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的同时,精心描述院内梅花的色、香以及鲁迅桌子上字的来历,这里作者写的有情有意,美在字句中。再把二者联系起来,就会赏析出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原来介绍说明性的文章也可以以情入文。学生立马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自己的书房。有位学生在习作中介绍了自己书房的陈设后,写了这样一句话:我每天做完作业后都要把工具书分类放回书架摆整齐,把书桌整理得井井有条。我就此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小作者在写习作时入了情。正是因为他爱惜工具书,喜爱自己的书房,所以才去整理、去收拾,书房才整洁美观。有了美的环境,有了审美情趣,写出的文句自然会有情,自然会产生美。我们指导习作时,一定要让学生去审视事物的美,再把美的情趣写入自己的写作中,创作出自己特有的美。

    文学艺术的美奥妙无穷,闻一多曾提出诗文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我认为凡成文学皆有美,只要我们从小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用美去赏析,用心去感悟就能发现美,获得美,创造美。我们的文学百花园将会更加芬芳,更加烂漫。

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语言文字涵盖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听说读写中有审美,语法修辞中有审美,表现手法中有审美,就连层次结构中也有审美。凡此种种不能一一赘述。以上所述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感悟,能与同仁们产生共鸣,真乃获之大矣!

版权所有:苏埠镇中心学校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 安徽龙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